养殖百科 | 关于青苔,你真的了解吗?

客户经理-小张

换成我的



池塘中的“青苔”,是丝状绿藻的总称,丝状藻有水绵藻、双星藻、转板藻、刚毛藻、水网藻等,通常分布于水位浅而流速缓慢的水体中,而在流动快速的水体中较难形成优势。青苔多在春季开始繁殖生长,早期如毛发一样附着在池底,颜色深绿。当大雨过后,天气晴好,水温合适,青苔就会大量繁殖,好象罗网悬张于水中一样。青苔繁殖迅速,一旦发生,一方面会争夺其他藻类生活空间,并消耗池塘水中的养料,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,会使池水变瘦;另一方面,当蟹苗进入“青苔”时,往往被乱丝缠死。所以,一二壳前的重点仍然有防控青苔。


养殖百科
常见青苔分类及特征

蟹塘中常见青苔可以分为“棉花苔”和“水青苔”。


棉花苔

水绵藻、转板藻和双星藻等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棉花苔”,成团状,打捞易散,其生长条件是阳光充足、水体透明度高、水浅的池塘,在微流水的情况下更易促进其生长。“棉花苔”的藻体为不分支的丝状体,能成团漂浮于水体中或以假根附着于底质上,常在雨后大量出现。最适温度范围在 15-35℃之间,而在 35℃的高温下水绵藻体出现负成长,不耐高温。


image.png

“棉花苔”


水青苔

而刚毛藻、水网藻等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水青苔”,摸起来并不油滑,丝线感又硬又细,常出现在水体清瘦的池塘,大部份出现在流动水域,须附着在石头或其他被水淹没物体上生长,常裹在水草周围和布满池底。“水青苔”藻体常为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丝状体,分支为互生、对生型,常生长在高pH水体中。


“水青苔”


养殖百科
青苔发生的主要原因

1、清塘不彻底

连年养殖,未进行清塘消毒或清塘不彻底,池塘中N、P比例失调,青苔的孢子大量存在于池底,一待水温适宜就开始萌发。


2、水源带进

外面水源里有青苔,进水时不小心将青苔带入池中,由于池塘营养足、条件适宜,导致青苔疯狂生长。


3、螺蛳投放过量或肥水不成功

三、四月份放养苗时,螺蛳投放较多,肥水工作做得不好,致使水过清,阳光直接照射池底,池底的青苔孢子由于水温的回升和阳光的照射,很快萌发生长。


4、过量投喂

盲目投喂导致饵料堆积在池底,促进池底青苔的滋生。



养殖百科
青苔过量的危害


1、肥水困难

青苔大量生长吸收了池塘水体中的氮、磷、钾、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,使水体清瘦,其他有益藻类如硅藻、绿藻等无法正常生长,进而导致蟹苗摄食不良,生长缓慢,甚至影响苗种成活率。


2、河蟹受困

由于大量青苔覆盖池底,河蟹正常活动空间受阻,脱壳后的软壳蟹和一些弱蟹困于其中不能逃脱而死亡,有的河蟹因藻类着生而脱壳不遂死亡。


3、阻碍水草生长

如刚毛藻缠裹在水草的表面,使水草不能正常生长呈现逐渐萎缩衰亡现象。


养殖百科
控制与处理方法

由于每种丝状藻类的生长条件和热性不同,因此防治的方法也不同,原则是早发现早清除。


1、对于“棉花苔”,由于多生长在浅水区,易漂浮分散,可少量多次使用黑精灵化水遮光处理,并配合海联科“双藻”(藻生元+藻源素)泡肥方案快速肥水,即可控制棉花苔的爆发;


2、对于“水青苔”,由于多缠绕在水草周围,我们可以采用干撒黑精灵的方式遮光控制其生长,再配合泡肥方案进行肥水控制。


3、对于青苔多的塘口,可以先采用人工捞除的方法,再进行黑精灵遮光肥水处理;采用药物杀灭青苔的方法效果最直接,但对养殖生物危害较大,毒副作用大。注:在河蟹蜕壳期慎用杀苔药物。


泡肥套餐


养殖百科
预防方法

1、清整消毒改底

冬季养殖品种起捕结束后,排干池水,清整池塘,注意不要使池塘有积水,并清除池塘杂质、草梗,减少青苔附着生长的机会,进行搁池暴晒冰冻,并用生石灰按100kg/亩全池泼洒,之后可使用强氧化剂底改产品——底倍健,3-4亩/包进行改底操作。


2、早期进行适度肥水

控制青苔的关键是肥水培藻。引入藻种,201解毒后,使用藻生元(10-20亩/桶)+黑精灵(4-5亩/包)泡肥一晚,次日进行肥水操作,可根据前期水色变化情况,追肥或换水来调节池水,使池内藻类的繁殖达到一定密度。


3、改变螺蛳投放方法

螺蛳投放最好为分期分批投放的方法。在3月份投放100kg/亩,主要分布在池塘的蟹沟中,在4-5月份投放150kg/亩,8月中旬再投放100kg/亩。


查看全文
把文章中的名片换成我的

微信扫码查看全文

微信扫码

分享文章素材

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

立即体验